《北伐》的解释

北伐的解释
拼音: běi fā
běi fá
1.向北方进军征讨。 2.特指1926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因这次战争从广东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 解释
  1. 向北方用兵。【例】南宋岳飞率军北伐,意在驱除金人,恢复失土。
  2. 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在蒋中正率领下,北进讨伐北洋军阀,至十七年统一全国的战役,史称为「北伐」。【例】民国建立后,军阀割据,直至北伐成功,才完成统一。
来源:简编版
  1. 向北方用兵。《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寡人北伐山戎。」
  2. 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军阀,至十七年统一全国,史称为「北伐」。如:「北伐时期,军民一心,国民革命军终于获得胜利。」
来源:修订版

《北伐》包含的汉字

  • 北běi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南北bèi古同“背”,违背,违反。南笔画数:5;部首:匕;笔顺编号:21135
  • 伐fá砍:伐树。砍伐。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自夸: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笔画数:6;部首:亻;笔顺编号:3215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