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齿》的解释
záo chǐ
也称“折齿”、“打牙”。产生于古代原始部落民族中的习俗。其特点是:青春期男女,以敲折、拔除上颌两侧对称牙齿为美观。中国越、、僚、濮等古民族以及今仡佬、高山族均有此俗。亚、非、拉美、大洋洲等地也风行。 解释
也称“折齿”、“打牙”。产生于古代原始部落民族中的习俗。其特点是:青春期男女,以敲折、拔除上颌两侧对称牙齿为美观。中国越、、僚、濮等古民族以及今仡佬、高山族均有此俗。亚、非、拉美、大洋洲等地也风行。 解释
《凿齿》包含的汉字
-
凿(鑿)záo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穿孔,挖掘:凿孔。凿井。凿通。器物上的孔,是容纳枘(榫头)的。明确,真实:凿凿。证据确凿。笔画数:12;部首:凵;笔顺编号:224314311252
-
齿(齒)chǐ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牙齿。齿腔。齿髓。齿龈。齿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齿齿”)。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齿轮。锯齿。梳子齿儿。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马齿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并列:不齿(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谈到,提及:齿及。不足齿数。触:齿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笔画数:8;部首:齿;笔顺编号:21213452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