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鞮》的解释

铜鞮的解释
tóng dī
1.春秋晋邑名。在今山西省沁县南。晋平公曾筑铜鞮宫于此。汉置县﹐治所在今山西省沁县南。北魏以后屡有迁移。明洪武初废入沁州。 2.春秋晋离宫名。 3.指襄阳。 4.曲名。 5.亦作"铜鍉"。复姓。春秋时有铜鍉伯华。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解释

《铜鞮》包含的汉字

  • 铜(銅)tóng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黄铜。铜矿。铜器。铜币。铜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铜铜”)。铜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笔画数:11;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251251
  • 鞮dī用兽皮制的鞋:“一春当费鞮二緉。”〔鞮鞻(古代释译官:“光景所照,鞮象必通。”l巙 )氏〕中国周代乐官名,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笔画数:18;部首:革;笔顺编号:1221251122511121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