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伏》的解释

平伏的解释
拼音: píng fú
píng fú
1.平定;平息。 2.平整。 解释
  1. 降服、平定。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某奏过圣人,著尉迟老将军去平伏此寇。」
来源:修订版

《平伏》包含的汉字

  • 平píng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均等:平分。平行(x妌g )。抱打不平。公平合理。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安定、安静:平安。平服。治理,镇压:平定。抑止(怒气):他把气平了下去。和好:“宋人及楚人平”。一般的,普通的:平民。平庸。平价。平凡。往常,一向: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汉语四声之一:平声。平仄。姓。〔平假(古同“评”,评议。ji?)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calmdrawequalevenflatpeacefulplanesmoothsuppresstie仄笔画数:5;部首:干;笔顺编号:14312
  • 伏fú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低下去:此起彼伏。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隐藏:伏兵。埋伏。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姓。起笔画数:6;部首:亻;笔顺编号:32134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