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的解释

城隍的解释
拼音: chéng huáng
chéng huáng
①迷信传说中守护城邑的神:城隍庙。②城墙和护城河。 解释
  1. 古代原指城墙和护城河。后来神格化成为县、府等地方的神祇,职掌该辖地的善恶巡察、阴间冥判的事务。【例】城隍庙的陈设较一般庙宇阴森。 △城隍爷
来源:简编版
  1. 城墙及护城河。泛指城池。《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时城隍未修,乃于襄国筑隔城垂栅,设鄣以待之。」《全唐诗.卷八○六.寒山诗》:「侬家暂下山,入到城隍里。」
  2. 守护城池的神。见《北齐书.卷二○.慕容俨传》。历代多有奉祀,至明太祖始大行封赏,称祇以各府州县之名,严然为阴间王朝。职掌也扩大为护国安邦、调和风雨、剪凶除恶,并管领死人亡魂等事,而官吏赴任,依例须至城隍庙前宣誓就职,以求庇佑,成为民间信仰的重心。而清明、中元和十月朔有城隍出巡,据说可保合境平安。
来源:修订版

《城隍》包含的汉字

  • 城chéng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都市: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乡笔画数:9;部首:土;笔顺编号:121135534
  • 隍huáng没有水的城壕:城隍。笔画数:11;部首:阝;笔顺编号:5232511112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