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坛》的解释

泰坛的解释
拼音: tài tán
tài tán
1.古代祭天之坛。在都城南郊。 解释
  1. 古代燔柴祭天,设于南郊的祭坛。《孔子家语.卷七.郊问》:「既至泰坛,王脱裘矣,服衮以临,燔柴戴冕。」
来源:修订版

《泰坛》包含的汉字

  • 泰tài平安,安定: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佳,美好:泰运。否(p?)极泰来。极:泰西(旧指欧洲)。骄纵,傲慢:泰侈(骄纵奢侈)。骄泰。通:天地交泰。笔画数:10;部首:水;笔顺编号:1113424134
  • 坛(①坛④壇罎)tán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天坛。地坛。登坛拜将。用土堆成的平台:花坛。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神坛。法坛。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艺坛。文坛。球坛。论坛。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坛子。水坛。笔画数:7;部首:土;笔顺编号:121115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