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纸》的解释

烧纸的解释
拼音: shāo zhǐ
shāo zhǐ
1.亦作"烧纸钱"。焚化纸钱等以敬鬼神。 2.指供人焚化以敬鬼神的纸钱。 3.引火用的纸卷。 解释
  1. 一种专供鬼神使用的纸钱,在纸上雕刻或印上钱形,以焚烧方可送达。《水浒传》第一五回:「去后堂前面,列了金钱纸马,摆了夜来煮的猪羊、烧纸。」
  2. 烧冥纸拜神、祭祀。《红楼梦》第五八回:「到底为谁烧纸?我想来若是为父母兄弟,你们皆烦人外头烧过了。这里烧这几张必有私自的情理。」
来源:修订版

《烧纸》包含的汉字

  • 烧(燒)shāo使东西着火:焚烧。燃烧。烧灼。烧毁。用火或发热的东西使物品受热起变化:烧水。烧饭。烧砖。烧焊。烧蓝。烧料。一种烹饪方法:烧茄子。烧鸡。体温增高:发烧。退烧。经烘烤制成的饼:烧饼。火烧。一种烈性白酒:烧酒。高粱烧。过多的肥料使植物枯萎、死亡。焚燃笔画数:10;部首:火;笔顺编号:4334153135
  • 纸(紙)zhǐ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纸张。纸币。纸烟。纸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纸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纸醉。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纸空文。笔画数:7;部首:纟;笔顺编号:551351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