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的解释
拼音:
xiào lián
xiào lián
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2.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 解释
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2.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 解释
- 称科举时代的举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后亦举孝廉,不仕而终。」
- 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由各郡推举的人才。《汉书.卷六.武帝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晋.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孝廉》包含的汉字
-
孝xiào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孝敬。孝廉(a.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b.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孝道。孝子贤孙。居丧的事:守孝。吊孝。丧服:戴孝。孝衣。姓。笔画数:7;部首:子;笔顺编号:1213521
-
廉lián堂屋的侧边: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不贪污:廉洁。廉正。廉明。便(pi俷 )宜,价钱低:物美价廉。察考,访查:“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姓。笔画数:13;部首:广;笔顺编号:41343151122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