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计》的解释

大计的解释
拼音: dà jì
dà jì
1.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 2.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每三年举行一次。 3.重大的谋略或计划。 4.谓国家岁终核算。 解释
  1. 重大的计划或谋略。《三国志.卷一四.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蒋济》:「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功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诏惊群臣。」
  2. 每三年对官吏施政的考察。《明史.卷三○七.佞幸列传.顾可学列传》:「朱隆禧者,昆山人。由进士历顺天府丞,坐大计黜。」清.恽敬〈书山东知县事〉:「巡抚、按察使相继迁去,会大计,主者当知县年老,官勒休。」
来源:修订版

《大计》包含的汉字

  • 大dà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年长,排行第一:老大。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时间更远:大前年。〔大夫〕古代官职,位于“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卿”之下,“士”之上。小大dài ㄉㄞˋ〔大夫〕医生(“〔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小夫”读轻声)。王”读轻声)。小大tài ㄊㄞˋ古通“太”。古通“泰”。小笔画数:3;部首:大;笔顺编号:134
  • 计(計)jì核算:计时。计量(li刵g )。计日程功。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晴雨计。湿度计。主意,策略:计策。计谋。谋划,打算:计划。计议。姓。笔画数:4;部首:讠;笔顺编号:4512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