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号》的解释
拼音:
qí hào
qí hào/háo
1.标明军队名称或将领姓氏的旗子。 2.比喻某种名义。 3.指旗语。 解释
1.标明军队名称或将领姓氏的旗子。 2.比喻某种名义。 3.指旗语。 解释
- 旗帜、旗子。《三国演义》第二回:「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望见这边船上打著『贵州总镇都督府』的旗号,知道是汤少爷的船。」
- 旗语。即挥动旗子以传递的讯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便拉起了旗号,叫他停轮。」
- 名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仍旧扯著他几个座师的旗号,在那里去买云雷雨。」
《旗号》包含的汉字
-
旗qí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zh?),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笔画数:14;部首:方;笔顺编号:41533112211134
-
号(號)hào名称:国号。年号。字号。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号青莲居士”)。标志:记号。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扬言,宣称:号称(a.名义上是;b.以某名著称)。记上标志:号衣。号房子。命令:号令。号召。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号(號)háo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笔画数:5;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