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覆没》的解释

全军覆没的解释
拼音: quán jūn fù mò
quán jūn fù mò
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解释
  1. 整个军队全部溃败丧亡。【例】由于敌军判断错误,中了我方埋伏,以致全军覆没。
  2. 比喻完全失败。【例】这次国语文竞赛,我校代表全军覆没,校长决心加强全校的语文教学。
来源:简编版
  1. 全部军队伤亡殆尽,无人幸免。比喻完全失败。《旧唐书.卷一四五.李希烈传》:「官军皆为其所败,荆南节度张伯仪全军覆没。」《文明小史》第五六回:「忽然天崩地塌一响,黑烟成团结块,迷得人眼睛睁不开。大家以为甲营一定全军覆没了。」也作「全军覆灭」。
来源:修订版
  1. 军队全部被消灭,无人幸免。比喻完全丧失或澈底失败。#语本《魏书.卷三五.崔浩列传》。
  2. #《魏书.卷三五.崔浩列传》是年,议击蠕蠕,朝臣内外尽不欲行,保太后固止世祖,世祖皆不听,唯浩赞成策略。……既罢朝,或有尤浩者曰:「今吴贼南寇而舍之北伐。行师千里,其谁不知。若蠕蠕远遁,前无所获,后有南贼之患,危之道也。」浩曰:「不然。今年不摧蠕蠕,则无以御南贼。自国家并西国以来,南人恐惧,扬声动众以卫淮北。彼北我南,彼劳我息,其势然矣。比破蠕蠕,往还之间,故不见其至也。何以言之?刘裕1>得关中2>,留其爱子,精兵数万,良将劲卒,犹不能固守,举军尽没。号哭之声,至今未已。如何正当国家休明之世,士马强盛之时,而欲以驹犊齿虎口也?……」 〔注解〕 (1) 刘裕:西元356∼422,字德舆,小名寄奴,南朝宋武帝。曾为晋将,讨桓玄之乱。又曾敉平长江上游割据势力,统一江南;并两次北伐,灭南燕、后秦。晋恭帝时篡晋,改国号宋,史称「刘宋」。 (2) 关中:地名。位于今陕西省。东至函谷关,南至武关,西至散关,北至萧关,位于四关之中,故名。〔参考资料〕另可参考:《资治通鉴.卷一二一.宋纪三.文帝元嘉六年》
  3. 「全军覆没」原作「举军尽没」。蠕蠕,即柔然,为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初属拓拔部,为东胡族的苗裔。北魏时,游牧于今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权。北魏世祖拓拔焘在位年间,屡次想北伐灭之。但是当世祖提出此议,朝中大臣几乎全部反对,认为将会诱引南方刘宋乘隙来伐,恐怕得不偿失。但崔浩却表赞成,他说:「当初刘裕乘后秦内乱率大军北伐,攻下关洛,并留次子刘义真与大批的精兵镇守长安,但后来仍被夏主赫连勃勃攻破,军队全被消灭,创伤至今尚且未平复,怎么敢来攻打我们呢?此时正是北伐的良机,可获一劳永逸的长久之利。」于是世祖大悦,决意北伐。「全军覆没」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举军尽没」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完全丧失或澈底失败。
来源:成语典

《全军覆没》包含的汉字

  • 全quán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全。完全。智勇双全。求全责备。整个,遍:全部。全国。全民。全神贯注。全心全意。都:代表全来了。使不受损伤:保全。姓。齐都笔画数:6;部首:入;笔顺编号:341121
  • 军(軍)jūn武装部队:军威。军服。行(x妌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军。笔画数:6;部首:冖;笔顺编号:451512
  • 覆fù遮盖,蒙:覆盖。覆溺。覆蔽。覆被(遮盖,喻恩荫)。覆庇。翻,倾倒,败,灭:覆舟。颠覆。覆灭。覆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覆没(m?)。覆水难收。覆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同“复”①②。笔画数:18;部首:覀;笔顺编号:125221332312511354
  • 没méi无:没有。没用。没关系。没词儿。没精打采。没心没肺。不曾,未:没有来过。不够,不如:汽车没飞机快。出有没mò隐在水中:沉没。没顶之灾。隐藏,消失:埋没。没落。漫过,高过:水没了头顶。淹没。财物收归公有或被私人侵吞:没收。抄没。终,尽:没世。没齿不忘。同“殁”。出有笔画数:7;部首:氵;笔顺编号:441355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