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祇》的解释

土祇的解释
拼音: tǔ qí
tǔ zhǐ/qí
1.亦作"土礻"。 2.地神。 解释
  1. 地神。相对于天神而言。《周礼.春官.大司乐示》:「五变而致介物及土示。」唐.贾公彦.疏:「土衹,原隰及平地之神也。」也作「土示」。
来源:修订版

《土祇》包含的汉字

  • 土tǔ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疆域:国土。领土。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不合潮流:土气。未熬制的鸦片:烟土。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姓。洋笔画数:3;部首:土;笔顺编号:121
  • 祇zhǐ同“只2”。祇qí古代称地神。笔画数:8;部首:礻;笔顺编号:4524351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