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鼓》的解释

三鼓的解释
拼音: sān gǔ
sān gǔ
1.渭三度击鼓。 2.三更。 解释
  1. 古代用打更鼓来报夜间时刻,三鼓表示三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宋.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词:「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来源:修订版

《三鼓》包含的汉字

  • 三sān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111
  • 鼓gǔ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鼓角(ji僶 )。大鼓。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高起,凸出:鼓包。鼓胀。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饱瘪泄笔画数:13;部首:鼓;笔顺编号:121251431125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