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海》的解释

三海的解释
拼音: sān hǎi
sān hǎi
1.在北京城内西北。辽始引玉泉山水,汇为池沼;金称西华潭,元称太液池。池上跨长桥,桥北为北海,桥南为中海和南海,合称"三海"。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万岁山》﹑清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上。 解释
  1. 在北平市旧皇城西苑内,原名「西华潭」,由玉泉山之水潴成.中有金鳖玉蝀桥、瀛台诸胜景,桥北称为「北海」,桥南称为「中海」,瀛台以南称为「南海」,合称为「三海」。也称为「太液池」。
来源:修订版

《三海》包含的汉字

  • 三sān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111
  • 海hǎi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特指中国上海:海派。姓。笔画数:10;部首:氵;笔顺编号:441315541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