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隃麋》的解释

隃麋的解释
拼音: yú mí
yú/yáo/shù mí
1.古县名。汉置﹐因隃麋泽而得名。故地在今陕西千阳东。东汉为侯国﹐晋并入汧县。参阅《汉书.地理志上》。 2.亦作"隃糜"。隃麋以产墨着称﹐后世因借指墨或墨迹。 3.引申指文墨。 解释
  1. 地名。汉代置县,位于今陕西省汧县东三十里,其地盛产墨,故诗文中以隃麋为墨的代称。明.于慎行〈新都程君房寄墨数螺道中为税使所榷戏作志感〉诗:「为语中人休错误,隃麋原不化黄金。」
来源:修订版

《隃麋》包含的汉字

  • 隃yú古通“逾”,越过;超过。隃yáo古通“遥”,遥远。隃shù〔西隃〕古大陵名,又名雁门山,在今中国山西省代县西北。笔画数:11;部首:阝;笔顺编号:52341251122
  • 麋mí〔麋鹿〕哺乳动物,比牛大,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体看哪种动物都不像,原产中国,是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俗称“四不像”。笔画数:17;部首:鹿;笔顺编号:413522115354312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