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怨自艾》的解释

自怨自艾的解释
拼音: zì yuàn zì yì
zì yuàn zì yì
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解释
  1. 原指悔恨自己所犯的错误而加以改正。今则指自我悔恨、责备。【例】问题既然发生了,就应该力谋解决之道;一味自怨自艾是无济于事的。
来源:简编版
  1. 悔恨自己过去的错误而加以改正缺失。《孟子.万章上》:「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今则指自我悔恨、责备。《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过迁渐渐自怨自艾,懊悔不迭。」
来源:修订版
  1. 悔恨自己犯下的错误而加以改正。语出《孟子.万章上》。后用「自怨自艾」形容消极的埋怨自责。
  2. 《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而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1>相汤2>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3>颠覆汤之典刑4>,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5>,于桐处仁迁义6>,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 〔注解〕 (1) 伊尹:名挚,商初的贤相,生卒年不详。相传汤伐桀,灭夏,遂王天下。汤崩,其孙太甲无道,伊尹放诸桐宫,俟其悔过,再迎之复位。既卒,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礼。 (2) 汤:成汤,商的开国君主,生卒年不详。契的后代,名履。初居亳,为夏方伯,专主征伐。夏桀无道,汤兴兵伐之,放桀于南巢,遂有天下,国号商,在位三十年崩。 (3) 太甲:商王,成汤之孙,太丁之子,生卒年不详。既立,纵欲无度,伊尹放逐于桐,居三年,太甲悔过向善,能修德,伊尹迎归,百姓以宁。 (4) 典刑:旧法、模范。 (5) 艾:治。治而改过。 (6) 处仁迁义:改过向善,按照仁义之道做事。
  3.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后人尊称为「亚圣」。相传由他与门人所著《孟子》一书,专门阐述仁义道德的重要,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影响很大。在〈万章〉中,孟子强调古代的君王传贤不传子,故有尧禅让位给舜,舜禅让位给禹的事迹。后世的王位传承虽然改为父死子继,但是如果不能顺应天命,施行仁政,仍然无法长久保有天下。孟子举商王太甲为例,太甲是太丁之子,成汤之孙,即位后便荒淫无度,因此被宰相伊尹放逐三年,直到他悔过修德,按照仁义做事,伊尹才将他迎接回来。后来原文中的「自怨自艾」成为一句成语,从原义转用来形容人消极的埋怨自责。
来源:成语典

《自怨自艾》包含的汉字

  • 自zì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恘g )。自尊。自谦。自觉(ju?)。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从,由:自从。自古以来。当然: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假如: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笔画数:6;部首:自;笔顺编号:325111
  • 怨yuàn仇恨:怨恨。恩怨。宿怨。怨仇。怨敌。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怨声载道。不满意,责备:埋(m俷 )怨。抱怨。怨言。任劳任怨。恩德笔画数:9;部首:心;笔顺编号:354554544
  • 艾ài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艾子。艾蒿。艾绒。止,绝:方兴未艾。美好:少(sh刼 )艾(年轻美好的女子)。姓。笔画数:5;部首:艹;笔顺编号:122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