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1904-1992)》的解释

艾芜(1904-1992)的解释
ài wú
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人。1921年秋考入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因不满守旧的学校教育和反抗包办婚姻,弃学远行,在我国西南边境和缅甸、马来亚、新加坡等地漂泊,过着贫困的流浪生活。他的第一篇小说《人生哲学的一课》和当时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南行记》中的作品就以这几年的见闻感受为题材。1931年回国后定居上海,开始创作生活。除了《南行记》,还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和散文。抗战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1944年由桂林逃难到重庆,写完著名长篇小说《故乡》,编辑抗敌协会重庆 解释

《艾芜(1904-1992)》包含的汉字

  • 艾ài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艾子。艾蒿。艾绒。止,绝:方兴未艾。美好:少(sh刼 )艾(年轻美好的女子)。姓。笔画数:5;部首:艹;笔顺编号:12234
  • 芜(蕪)wú草长得杂乱:荒芜。芜城(田地荒芜长满乱草的旧城)。乱草丛生的地方:平芜。喻杂乱(多指文辞):芜杂(杂乱,没有条理)。芜词。芜劣(杂乱拙劣)。笔画数:7;部首:艹;笔顺编号:122113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