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拓》的解释

响拓的解释
xiǎng tuò/tà/zhí
亦作“响搨”。古代复制法书的方法。把纸、绢覆在墨迹上,向光照明,双钩填墨。传世 晋 唐 法书多数是响拓本。 解释

《响拓》包含的汉字

  • 响(響)xiǎng声音:响声。响箭。响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音响(a.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b.泛称收音、录音、扩音等设备)。发出声音:钟响了。声音高,声音大:响亮。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回声:响应(y宯g )。如响斯应(喻反应迅速)。笔画数:9;部首:口;笔顺编号:251325251
  • 拓tuò开辟,扩充:拓荒。开拓。拓展。拓落(a.宽广;b.潦倒失意。亦作“落拓”)。以手推物:“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姓。拓tà在刻铸有文字或图像的器物上,涂上墨,蒙上一层纸,捶打后使凹凸分明,显出文字图像来:拓印。拓本。拓片。拓zhí ㄓˊ古同“摭”,拾取。笔画数:8;部首:扌;笔顺编号:1211325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