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令》的解释
拼音:
hào lìng
hào/háo líng/lǐng/lìng
①军队中用口说或军号等传达命令:~三军。②特指战斗时指挥战士的命令:发布~。 解释
①军队中用口说或军号等传达命令:~三军。②特指战斗时指挥战士的命令:发布~。 解释
- 号召、命令。【例】号令三军
- 传呼的命令。【例】在他一声号令之下,大伙合力把装备抬上卡车。
- 传呼命令。如:「号令三军」。《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总兵号令一声,那些兵一齐渡过河去了。」
- 传呼的命令。《三国演义》第一○○回:「既令进兵,今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
- 发号施令的政权。《史记.卷一六.秦楚之际月表》:「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闲,号令三嬗。」
- 将犯人捆绑游街示众。《水浒传》第五一回:「立等知县差人,把雷横捉拿到官。当厅责打,取了招状,将具枷来枷了,押出去号令示众。」《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命缚赴市曹斩之,又将董卓尸首,号令通衢。」
《号令》包含的汉字
-
号(號)hào名称:国号。年号。字号。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号青莲居士”)。标志:记号。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扬言,宣称:号称(a.名义上是;b.以某名著称)。记上标志:号衣。号房子。命令:号令。号召。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号(號)háo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笔画数:5;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5
-
令líng〔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令lǐng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令lìng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乷 )令夕改。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使,使得:令人兴奋。时节:时令。节令。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短的词调(di刼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笔画数:5;部首:人;笔顺编号:3445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