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元》的解释

南元的解释
拼音: nán yuán
nán/nā yuán
1.明清科举时代,南方诸省的人应试北闱(乡试)考中第二名者,称为南元。因第一名例归直隶籍人,故第二名也称元。 解释
  1. 明、清科举时代,南省人应试北部顺天府的乡试,除了第一名一律归直隶本籍人外,凡南方人考中第二名,则称为「南元」。
来源:修订版

《南元》包含的汉字

  • 南nán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姓。北南nā〔南无()〕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北笔画数:9;部首:十;笔顺编号:122543112
  • 元yuán头、首、始、大:元凶。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基本:单元。元件。元气(精气,根本)。元素。元音。同“圆”⑦。未知数:一元二次方程。中国朝代名:元代。元曲。姓。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笔画数:4;部首:二;笔顺编号:113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