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的解释

时区的解释
拼音: shí qū
shí qū/ōu
有共同时间标准的法定区域。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制定了时区制度,每一时区内一律使用其中央子午线的时间。东西半球各12个时区。以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线为标准线,东西两侧各7.5°经线范围内所组成的时区称为“零时区”。然后再向东(或西)方向延伸,以东(西)经15°、30°…180°为中央线的时区,分别称东(西)一区,东(西)二区,……东(西)十二区。 解释
  1. 同一小时的地区。地球自转经度十五度须一小时,故于西元一八八四年国际经度会议依地球表面经线将全球等分为二十四时区,以英国格林威治为准,向东每十五度加一小时,向西每十五度减一小时。但时区界线常因政治与地理上因素,而有弹性调整。
来源:修订版

《时区》包含的汉字

  • 时(時)shí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时间。时不我与。较长的时间:时代。古时。泛指一段时间:时光。时令。时分。现在的,当前的:当时。时下。时务。时宜。常常:时常。学而时习之。一年中的一季:时序。四时如春。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时钟。时差(ch?)。某一时刻:按时上班。不定时,有时候:时而。时阴时晴。机会:时机。待时而动。姓。笔画数:7;部首:日;笔顺编号:2511124
  • 区(區)qū分别:区分。区别。地域:地区。区划。〔区区〕小,细微:如“区区小事”。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区。市辖区。区(區)ōu姓。笔画数:4;部首:匚;笔顺编号:134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