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鼓之徒》的解释

笳鼓之徒的解释
jiā gǔ zhī tú
1.见"笳鼓人"。 解释

《笳鼓之徒》包含的汉字

  • 笳jiā〔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笔画数:11;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53251
  • 鼓gǔ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鼓角(ji僶 )。大鼓。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高起,凸出:鼓包。鼓胀。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饱瘪泄笔画数:13;部首:鼓;笔顺编号:1212514311254
  • 之zhī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往,到:“吾欲之南海”。笔画数:3;部首:丶;笔顺编号:454
  • 徒tú步行:徒步。徒涉。空:徒手。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只;仅仅:家徒四壁。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人(多指坏人):匪徒。暴徒。赌徒。叛徒。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徒刑。师笔画数:10;部首:彳;笔顺编号:33212121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