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哨》的解释
拼音:
hú shào
hú shào
1.撮起嘴唇或塞指于口所吹出的尖锐声音﹐多用作招集的信号。 2.胡闹;胡言乱语。 解释
1.撮起嘴唇或塞指于口所吹出的尖锐声音﹐多用作招集的信号。 2.胡闹;胡言乱语。 解释
- 撮起嘴唇或以大拇指和食指,捏著嘴唇吹出的尖锐声音。多用作召集的信号。《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陶三窝起嘴唇,打了两个胡哨,外面又进来两三个大汉,将许吴二人都用绳子缚了。」
《胡哨》包含的汉字
-
胡(⑤鬍)hú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巷、小街道称“胡同(t恘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姓。笔画数:9;部首:月;笔顺编号:122513511
-
哨shào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哨兵。哨卡(qi?)。哨所。岗哨。放哨。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历代标准不一。一种小笛:哨子。用口吹出的高尖音:口哨儿。鸟叫。笔画数:10;部首:口;笔顺编号:251243251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