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的解释
拼音:
tóng hāo
tóng hāo
俗称“蓬蒿”。菊科。一二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柔软。叶倒卵形。花黄色或白色。原产中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嫩茎叶有香气,可作蔬菜。 解释
俗称“蓬蒿”。菊科。一二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柔软。叶倒卵形。花黄色或白色。原产中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嫩茎叶有香气,可作蔬菜。 解释
- 植物名。菊科茼蒿属,一年生草本。叶互生,边缘有不规则羽状分裂。头状花序,花黄色或白色。嫩茎及叶可食。【例】茼蒿是冬天吃火锅时不可少的火锅菜。 △蓬蒿
- 植物名。菊科茼蒿属,一年生草本。高至一公尺,叶互生,边缘有不规则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单一或数个于枝端略成繖形排列;舌状小花黄色或白色。嫩茎及叶可食,为冬季重要蔬菜之一。也称为「蓬蒿」。
《茼蒿》包含的汉字
-
茼tóng〔茼蒿〕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瘦果有棱,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亦称“蓬蒿”。笔画数:9;部首:艹;笔顺编号:122251251
-
蒿hāo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气蒸出的样子。消耗。笔画数:13;部首:艹;笔顺编号:122412512525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