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虏》的解释

丑虏的解释
拼音: chǒu lǔ
chǒu lǔ
1.对敌人的蔑称。 解释
  1. 称众多的敌人。《诗经.大雅.常武》:「铺敦淮????,仍执丑虏。」
  2. 称丑恶的敌人。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今又北面事丑虏,冀得一当,为呈身之地。」
来源:修订版

《丑虏》包含的汉字

  • 丑(④⑤醜)chǒu地支的第二位,属牛。用于计时: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传统戏剧角色名:丑角。丑旦。相貌难看:丑陋。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丑化。丑恶。丑闻。丑态百出。跳梁小丑。丑恶丑陋美俊笔画数:4;部首:一;笔顺编号:5211
  • 虏(虜)lǔ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俘获的人。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笔画数:8;部首:虍;笔顺编号:21531553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