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的解释

遣唐使的解释
拼音: qiǎn táng shǐ
qiǎn táng shǐ
日本朝廷派到中国唐代的使节。公元7世纪初,日本就已派使节到中国隋代。唐代建立后,从630-894年间,日本先后派出了十八批遣唐使,有的未到中国,使团人员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学问僧等,最多时人数达五百余人。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和人民的友好往来。 解释
  1. 日本奈良王朝,羡慕唐朝文物之盛,迭遣重臣名宿,渡华留学,采唐政法、文教,移植于其国,称为「遣唐使」。后遂为各代的定制;唐末,中国乱起,始罢遣。
来源:修订版

《遣唐使》包含的汉字

  • 遣qiǎn派,送,打发:派遣。遣送。差(ch乮 )遣。调(di刼 )遣。遣返(遣送回到原来的地方)。遣散(s刵 )。遣词(说话、写文章运用词语)。排解,发泄:遣闷。消遣。遣兴(x宯g )。遣怀。笔画数:13;部首:辶;笔顺编号:2512125151454
  • 唐táng夸大,虚夸:荒唐。唐大无验。空,徒然: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朝代名:唐代。唐诗。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古同“螗”,指蝉。姓。T'ang笔画数:10;部首:口;笔顺编号:4135112251
  • 使shǐ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让,令,叫:迫使。假若:假使。即使。奉命办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馆。笔画数:8;部首:亻;笔顺编号:321251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