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的解释
拼音:
shàng sù
shàng/shǎng sù
当事人等对下级法院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依法向上级法院请求重新审判的诉讼。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一个案件只能上诉一次。上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起。 解释
当事人等对下级法院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依法向上级法院请求重新审判的诉讼。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一个案件只能上诉一次。上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起。 解释
- 法律上指当事人对于下级法院未确定之判决;民事上为向上级法院声明不服,请求废弃或变更该判决的行为;刑事上则为请求上级法院救济的方法。【例】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决定上诉。
- 向神明、官府、上级陈述。汉.班固〈东都赋〉:「故下人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监,乃致命乎圣皇。」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 法律上指不服第一审法院的判决,而向上一级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改判。
《上诉》包含的汉字
-
上shàng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去,到:上街。向前进:冲上去。增加:上水。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涂:上药。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拧紧发条:上弦。登载,记:上账。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1”的高音。下上shǎng ㄕㄤˇ〔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下下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211
-
诉(訴)sù叙述,倾吐:告诉。诉苦。诉愿。诉衷情。倾诉。控告:诉讼。控诉。上诉。申诉。败诉。撤诉。笔画数:7;部首:讠;笔顺编号:453312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