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答如响》的解释

应答如响的解释
拼音: yìng dá rú xiǎng
yìng dá rú xiǎng
对答有如回声。形容答话敏捷流利。 解释
  1. 应答问题迅捷流利,如同声音的回响。比喻才识丰富,思想敏捷。《梁书.卷三○.徐摛传》:「因问五经大义,次问历代史及百家杂说,末论释教。摛商较纵横,应答如响。」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四.贾县丞》:「唐具述英华之故,李应答如响。」也作「应接如响」。
来源:修订版
  1. 义参「应对如流」。见「应对如流」条。
  2. 此处所列为「应对如流」之典源,提供参考。 《后汉书》逸文(据《太平御览.卷四六三.人事部.辩上》引)孔融字文举,孔子世孙也。李膺为河南尹,恃才倨傲,诫守门者,非吾通家子孙,不得辄通。融年十二,入洛,欲以观其人,乃谓守门者曰:「吾与李君通家子孙耳。」守门者告膺,膺呼召问曰:「卿与吾有何所故?」融曰:「臣先君孔子与公老君同德比义,则臣与公累代通家也。」膺大悦,引坐谓曰:「卿欲食乎?」融曰:「须食。」膺曰:「教卿为客之礼,主人问食,但让不须。」融曰:「不然。教君为主之礼,但置于食,不须问客。」膺惭乃叹曰:「吾将老死,不见卿富贵也。」融曰:「公殊未死。」膺曰:「如何?」融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向来公言未有善也,故知未死。」膺甚奇之。后与膺1>谈论百家经史,应答如流,膺不能下之。 〔注解〕 (1) 膺:李膺(西元110∼169),字元礼,东汉颍川襄城(今河南省)人。桓帝时,为司隶校尉,当时太学生誉称为「天下模楷李元礼」。凡为他所接纳者,称为「登龙门」。反对宦官专权,曾杀张朔,宦官畏惧。灵帝时,与窦武、陈蕃谋诛宦官,事败被杀。
  3. 此处所列为「应对如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应对如流」原作「应答如流」。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十二岁时,随父亲到洛阳。孔融听说李膺自命不凡,非世家通好者不见,就想要见见李膺,看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孔融到了李府,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的世交,烦请通报一声!」守门人禀告李膺后,李膺答应接见孔融。李膺见了孔融,问他说:「我和你并不相识,你怎么说我们是世交呢?」孔融说:「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道德仁义修养同等高深,我们当然是世交啊!」李膺对孔融敏捷的反应十分惊奇,觉得他是个人才,就跟他一起谈论百家经史。李膺看孔融才思敏捷,对答流利,再也不轻视他是个小孩子了。后来「应对如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才思敏捷,对答流利。出现「应对如流」的书证如《晋书.卷三六.张华列传》:「华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武帝尝问汉宫室制度及建章千门万户,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画地成图,左右属目。」
来源:成语典

《应答如响》包含的汉字

  • 应(應)yīng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坣 )。应有尽有。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姓。当该应(應)yìng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对待:应付。应变。应酬。当该笔画数:7;部首:广;笔顺编号:4134431
  • 答dá回话,回复:回答。对答。答辩。答复。答案。对答如流。受了别人的好处,还(hu俷 )报别人:报答。答报。问答dā义同(一),用于“答应”“答理”等词。问笔画数:12;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341251
  • 如rú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到,往:如厕。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与,和:“公如大夫入”。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表示举例:例如。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姓。笔画数:6;部首:女;笔顺编号:531251
  • 响(響)xiǎng声音:响声。响箭。响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音响(a.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b.泛称收音、录音、扩音等设备)。发出声音:钟响了。声音高,声音大:响亮。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回声:响应(y宯g )。如响斯应(喻反应迅速)。笔画数:9;部首:口;笔顺编号:25132525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