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魈》的解释

山魈的解释
拼音: shān xiāo
shān xiāo
1.动物名。猴属。狒狒之类。体长约三尺,头大面长,眼小而凹,鼻深红色,两颊蓝紫有皱纹,腹部灰白色,臀部有一大块红色脾胝,尾极短而向上,有尖利长牙,性凶猛,状极丑恶。古代传说以为山怪,又称"山萧"﹑"山臊"﹑"山?"﹑"山缫"等,记述状貌不一。 解释
  1. 动物名。哺乳纲灵长目。体长三尺余,被长毛,尾短而向上,性猛力强,产于非洲西岸,以野鼠、小鸟等为食。
  2. 传说中山间的鬼怪。
来源:修订版

《山魈》包含的汉字

  • 山shān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姓。笔画数:3;部首:山;笔顺编号:252
  • 魈xiāo〔山魈〕a.弥猴的一种,尾巴很短,脸蓝色鼻子红色,嘴上有白须,全身呈黑褐色,腹部白色;多群居;b.传说中山里的鬼怪。笔画数:16;部首:鬼;笔顺编号:325113554243251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