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冻》的解释

霜冻的解释
拼音: shuāng dòng
shuāng dòng
在冷暖过渡季节,气温下降到0°c以下时,植物受冻致害的现象。出现霜冻时不一定伴有白霜,称为“暗霜”或“黑霜”。多发生在晴冷无风的夜间。一般洼地、盆地的霜冻比平地严重,故有“雪打高山霜打洼”的谚语。常用熏烟、灌水、覆盖等方法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 解释
  1. 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使植物体受到冻害的天气现象。
来源:修订版

《霜冻》包含的汉字

  • 霜shuāng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笔画数:17;部首:雨;笔顺编号:14524444123425111
  • 冻(凍)dòng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冻结。冻害。冻馁。汤汁凝成的胶体:鱼冻。肉冻。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冻得慌。防冻。冻伤。冻疮。笔画数:7;部首:冫;笔顺编号:41152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