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气》的解释

沆瀣一气的解释
拼音: hàng xiè yī qì (變)hàng xiè yí qì
hàng xiè yī qì
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解释
  1. 比喻志同道合,气味相投。多用于贬义。【例】他们两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镇上的人总是避而远之。
来源:简编版
  1. 唐时崔沆为主考官,录取了崔瀣,人们因此笑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见宋.钱易《南部新书戊》。比喻气味相投,后多用于贬义。《孽海花》第三四回:「皓冬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
来源:修订版
  1. 沆瀣,夜间的水气。「沆瀣一气」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语出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后亦用「沆瀣一气」比喻彼此臭味相投。△「臭味相投」
  2. 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杜审权,大中十二年知举,放卢处权。有戏之曰:「座主审权门生处权,可谓权不失权。」又干符二年1>,崔沆2>放崔瀣3>,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注解〕 (1) 干符二年:即唐僖宗干符二年,西元875年。 (2) 崔沆:?∼西元881,唐博州人,字内融。崔铉子。累迁中书舍人。僖宗时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改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黄巢军陷京师,匿张直方弟,被杀。沆,音ㄏㄤˋ。 (3) 崔瀣:唐朝人,生卒年不详。瀣,音ㄒ|ㄝˋ。
  3. 唐僖宗干符二年时,派崔沆去当主考官。放榜后,有个叫崔瀣的考生被录取了。当时,考试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试及第的人的座主。巧合的是,崔沆和崔瀣,不但同姓,而且两个人的单名「沆」、「瀣」两个字连起来,正好是指夜间的露气的意思。于是当时人就议论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说:这位主考官和他的门生的名字真是巧合,就像是夜间由水气凝集而成的露气呀!后来「沆瀣一气」用来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气相投,本是正面义;也转用以比喻彼此臭味相投,变成负面义。
来源:成语典

《沆瀣一气》包含的汉字

  • 沆hàng〔沆瀣〕露气,如“呼吸沆沆兮餐朝霞”。〔沆瀣一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大水:沆茫。沆漭。笔画数:7;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135
  • 瀣xiè〔沆瀣〕见“沆”。笔画数:19;部首:氵;笔顺编号:4412135454211121111
  • 一yī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纯;专:专一。一心一意。全;满:一生。一地水。相同:一样。颜色不一。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乃;竞:一至于此。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或者:一胜一负。初次:一见如故。助词,表示程度深:“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笔画数:1;部首:一;笔顺编号:1
  • 气(氣)qì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坣g )。忍气吞声。欺压:受气。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笔画数:4;部首:气;笔顺编号:311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