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尾》的解释

麈尾的解释
拼音: zhǔ wěi
zhǔ wěi/yǐ
1.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 解释
  1. 以麈的尾毛做成的拂尘,可用来驱赶蚊蝇。《晋书.卷四三.王戎传》:「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来源:修订版

《麈尾》包含的汉字

  • 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麈尾(即“拂尘”)。笔画数:16;部首:鹿;笔顺编号:4135221153541121
  • 尾wěi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在后面跟:尾随。尾追。量词,指鱼:三尾鱼。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头首尾yǐ特指马尾(w噄 )巴上的毛:马尾罗。马尾儿提豆腐―提溜不起来。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三尾儿(雌蟋蟀)。头首笔画数:7;部首:尸;笔顺编号:513311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