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的解释
拼音:
dào tīng tú shuō
dào tīng tú shuō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解释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解释
- 义参「道听涂说」。见「道听涂说」条。
- 此处所列为「道听涂说」之典源,提供参考。 《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此处所列为「道听涂说」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人。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开平民教育先河。孔子是一个很严谨的学者,对学生品行的要求甚至超过他们在学问上的成就,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曾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意思就是说,在道路上听到的话,如果没有查证就随便传扬出去,有德行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皇侃疏中对这句话加以解释:「若听之道路,道路乃即为人传说,必多谬妄。所以为有德者所弃也。亦自弃其德也。」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想要对人讲述道理,必先钻研日久,有所心得,才能对人讲述,在道路上随便听到的消息,一定很多谬误,不能轻易相信,更不能当成是真的,迳向他人转述,如果这样去做,便是自己毁弃自己的德行。后来「道听涂说」演变为成语,泛指没有经过证实、缺乏根据的话。
《道听途说》包含的汉字
-
道dào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gu刵 )。道士。道姑。道行(h俷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线条:铅笔道儿。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pathroaddoctrineTaosaytalkwaymelod讲路说谈途叙笔画数:12;部首:辶;笔顺编号:431325111454
-
听(聽)tīng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听计从。任凭,随:听任(r坣 )。听凭。听之任之。治理;判断:听讼(审理案件)。听政。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一听可口可乐。笔画数:7;部首:口;笔顺编号:2513312
-
途tú道路:路途。途径。旅途。长途。坦途。日暮途穷。前途。道路笔画数:10;部首:辶;笔顺编号:3411234454
-
说(説)shuō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说明。演说。解说。介绍:说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说媒。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责备:数说。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道讲谈叙说(説)shuì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道讲谈叙说(説)yuè古同“悦”。道讲谈叙笔画数:9;部首:讠;笔顺编号:45432513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