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虏》的解释

鞑虏的解释
拼音: dá lǔ
dá lǔ
1.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清末特指清朝统治者。 解释
  1. 原指中国大陆北方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清末特指满清。【例】国父孙中山先生成立同盟会时,提出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做为政治纲领。
来源:简编版
  1. 金人。后泛指外来民族。《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担渴担饥担劳苦,此行谁是家乡;叫天叫地叫祖宗,惟愿不逢鞑虏。」
来源:修订版

《鞑虏》包含的汉字

  • 鞑(韃)dá〔鞑靼(〔鞑子〕旧时称蒙古族人。(韃)d?)〕a.古代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b.独联体民族之一。笔画数:15;部首:革;笔顺编号:122125112134454
  • 虏(虜)lǔ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俘获的人。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笔画数:8;部首:虍;笔顺编号:21531553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