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的解释

一目了然的解释
拼音: yī mù liǎo rán
yī mù liǎo rán
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解释
  1. 看一眼就能完全清楚。《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战国汉唐诸子》:「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也作「一目了然」。
来源:修订版
  1. 义参「一目了然」。见「一目了然」条。
  2. 此处所列为「一目了然」之典源,提供参考。 《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战国汉唐诸子》徐问文中子1>好处与不好处。曰:「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2>。今要去揣摩,不得。」 〔注解〕 (1) 文中子:王通(西元584∼618)字仲淹,隋代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人。曾西游长安,奏〈太平十二策〉,不为所用,退居河汾教授,受业者众多,卒后门人谥曰文中子,相传有《中说》十篇,内容多后学者所伪托。 (2) 了然:清楚、明了。
  3. 此处所列为「一目了然」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一目了然」原作「一目了然」。朱熹为宋代大儒,其学说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后世尊称他为朱子或朱文公。编次与著述之书甚多,所注四书,明清科举奉为考试的标准。《朱子语类》非其亲著,所录为与门人问答之语,共一百四十卷,分二十六门。〈战国汉唐诸子〉一章记载的是朱子对于数位重要思想家及哲学典籍的看法。其中提及了隋代大儒文中子,他本名王通,字仲淹,受业者甚多。与朱子同时的学者对文中子贬多于褒,朱子却说:「他虽有不好处,也须有好处。」好处在于「其志不卑」,坏处在于「二帝、三王却不去学,却要学两汉」,但若欲谈细微处,朱子则以为,若能透彻了解文中子的学说理论,那要评断他将犹如从高处往下看,一眼就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后来「一目了然」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
来源:成语典

《一目了然》包含的汉字

  • 一yī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纯;专:专一。一心一意。全;满:一生。一地水。相同:一样。颜色不一。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乃;竞:一至于此。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或者:一胜一负。初次:一见如故。助词,表示程度深:“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笔画数:1;部首:一;笔顺编号:1
  • 目mù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d?)(亦指箭靶的中心)。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目。纲举目张。名称:数目。巧立名目。标题:目录。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孔眼:网目。指为首的人:头目。纲笔画数:5;部首:目;笔顺编号:25111
  • 了liǎo明白,知道:明了。一目了然。完结,结束:完了。了结。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了。办得了。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了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了。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刮风了。笔画数:2;部首:乛;笔顺编号:52
  • 然rán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古同“燃”。笔画数:12;部首:灬;笔顺编号:35441344444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