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挥而就》的解释

一挥而就的解释
拼音: yī huī ér jiù
yī huī ér jiù
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解释
  1. 形容才思敏捷,落笔成章。《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俞良领旨,左右便取过文房四宝,放在俞良面前。俞良一挥而就,做了一只词。」《红楼梦》第三七回:「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著,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也作「一挥而成」。
来源:修订版
  1. 一动笔,文章就写成了。形容才思敏捷,落笔成章。语本《摭言》。后用「一挥而就」形容在书画作文方面的敏捷高超。△「一气呵成」、「一挥立就」、「下笔成章」、「援笔立成」
  2. 《摭言》(据《太平广记.卷一八三.王璘》引)长沙日试万言,王璘词学富赡,非积学所致。崔詹事廉问,持表荐之于朝,先是试之于使院,璘请书吏十人,皆给几砚。璘袗????扪腹,往来口授,十吏笔不停辍,首题〈黄河赋〉三十字,数刻而成;又〈鸟散余花落〉诗三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飙1>所卷2>,泥滓霑渍3>,不胜舒卷4>。璘5>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余篇矣。 〔注解〕 (1) 回飙:旋风。飙,音ㄅ|ㄠ。 (2) 卷:音ㄐㄩㄢˇ,通「卷」,动词,吹走。 (3) 泥滓霑渍:被泥土灰尘沾染湿透。滓,音ㄗˇ。霑渍,音ㄓㄢ ㄗˋ。 (4) 不胜舒卷:无法把卷曲的纸张舒展开来。卷,音ㄐㄩㄢˇ,指卷曲的纸张。。 (5) 璘:音ㄌ|ㄣˊ。王璘,唐长沙人,生卒年不详。词学富赡,应试万言科,显敏捷之才,然不欲为官,放浪山水而终。
  3. 唐代文人王璘极富文才。据传,他在参加万言科考试时,请了十名专司书写的人员,在庭院中架设桌椅,准备替他写下口述的文章。考试开始时,王璘自己一面优闲的来回踱步,一面口中源源不绝的吟咏文章,其速度之快,让那十个抄写人员完全无法停笔。正当完成之际,暴雨骤至,有好几幅写成的文章被一阵风卷至地上,被泥沙尘土沾湿了,整张纸卷曲起来,怎么也无法打开。王璘看了便说:「算了!再拿几张新的纸来!」纸取来后,他拿起笔来,顷刻间又写出十余篇文章。此事见于唐代小说《摭言》,小说内容虽难免夸大,但在《唐诗纪事》中亦有记载:「应日试万言科,请十书吏,口授十书吏书之,未亭午,已就七千言。」也是说不到中午,他就已作出七千字的文章,故可知,王璘确实是有出口成章、下笔千言的才情。后来「一挥而就」这句成语,就从《摭言》中「纵笔一挥,斯复十余篇矣」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才思敏捷,落笔成章。后则不限于写作文章,可泛用于书画方面。
来源:成语典

《一挥而就》包含的汉字

  • 一yī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纯;专:专一。一心一意。全;满:一生。一地水。相同:一样。颜色不一。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乃;竞:一至于此。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或者:一胜一负。初次:一见如故。助词,表示程度深:“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笔画数:1;部首:一;笔顺编号:1
  • 挥(揮)huī舞动,摇摆:挥动。挥袂(甩动衣袖,形容意气豪迈)。挥舞。挥手。抛洒,甩出:挥泪。挥霍。挥洒。挥汗如雨。散发:挥发。发挥。挥斥(奔放)。指派,命令:指挥。挥军。挥师。笔画数:9;部首:扌;笔顺编号:121451512
  • 而ér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笔画数:6;部首:而;笔顺编号:132522
  • 就jiù凑近,靠近: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到,从事,开始进入: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高就。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就近。就便。就事论事。便即去避笔画数:12;部首:尢;笔顺编号:41251234135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