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耳赤》的解释

脸红耳赤的解释
拼音: liǎn hóng ěr chì
liǎn hóng ěr chì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亦作“脸红耳热”。 解释
  1.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愤怒、激动或害羞的样子。【例】他讲到愤慨之处,激动得脸红耳赤,久久不能平复。
来源:简编版
  1.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情绪高亢或极害羞的样子。如:「哪怕是吵得脸红耳赤,也不会改变他们同学间深厚的友谊。」《红楼梦》第一九回:「一面看那丫头,虽不标致,倒还白净,些微亦有动人处,羞的脸红耳赤,低首无言。」
来源:修订版
  1. 义参「面红耳赤」。见「面红耳赤」条。
  2. 此处所列为「面红耳赤」之典源,提供参考。 《朱子语类.卷二九.论语.公冶长下》黄先之问「子文」「文子」二节。曰:「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面赤;子文1>却三仕三已2>,略无喜愠3>。有些小所长,便不肯轻以告人,而子文乃尽以旧政告之新尹。此岂是容易底事!其地位亦甚高矣。今人有一毫系累,便脱洒不得,而文子有马十乘,乃弃之如敝屣然。此亦岂是易事!常人岂能做得?后人因孔子不许他以仁,便以二子之事为未足道,此却不可。须当思二子所为如此高绝,而圣人不许之以仁者,因如何未足以尽仁。就此处子细看,便见得二子不可易及,而仁之体段实是如何,切不可容易看也。」 〔注解〕 (1) 子文:斗谷於菟(ㄨ ㄊㄨˊ),斗为其姓,谷於菟为其名,字子文,春秋时楚国公族,生卒年不详。楚成王时为令尹,凡二十八年,勤于国政,虽三仕三已,喜怒不形于色,孔子谓之忠。 (2) 三仕三已:三次任职为官,又三次被免职罢官。 (3) 愠:音ㄩㄣˋ,怨恨。
  3. 此处所列为「面红耳赤」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子文为春秋楚国人,在楚成王时任令尹,相当于宰相的地位。在任期间,勤于国政,秉公执法,从不以权谋私,以私害公。二十八年间,曾经三次被免职,又三次复职,但他无论是免职或复位,都不会表现出喜悦或怨恨的样子,而且每一次办理移交,一定清清楚楚、巨细靡遗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称赞他是个忠于职守的人。宋代朱熹论及此事,感慨地说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面赤。」就是说现在的人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就可以争得满脸通红,与子文不愠不火的修养比起来,就显得差多了。这里朱子以「头红面赤」形容人们为争夺事物,又急又怒,满脸通红的样子,后来「面红耳赤」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因紧张、焦急、害羞等而满脸发红的样子。
来源:成语典

《脸红耳赤》包含的汉字

  • 脸(臉)liǎn面孔,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脸颊。脸孔。脸形(亦作“脸型”)。脸色。脸谱。物体的前部:鞋脸儿。门脸儿。体面,面子,颜面:脸面。脸皮。脸软。丢脸。赏脸。笔画数:11;部首:月;笔顺编号:35113414431
  • 红(紅)hóng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白红(紅)gōng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白笔画数:6;部首:纟;笔顺编号:551121
  • 赤chì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赤血。赤字。真诚,忠诚: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空无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里。裸露:赤脚(光脚)。笔画数:7;部首:赤;笔顺编号:12132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