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律》的解释
拼音:
qū lǜ
qū/qǔ lǜ
1.弯曲;屈折。 2.元武宗海山的蒙古语称号。杰出之意。 解释
1.弯曲;屈折。 2.元武宗海山的蒙古语称号。杰出之意。 解释
- 弯曲、曲折。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曲律竿头悬草稕,绿杨影里拨琵琶。」元.杨讷《西游记》第九出:「曲弯弯的莲瓣脚,怎生向溪流曲律坡前去。」
《曲律》包含的汉字
-
曲(⑥麯)qū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曲笔(a.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b.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委曲求全。弯曲的地方:河曲。偏僻的地方:乡曲。姓。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直曲qǔ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歌的乐调:曲调(di刼 )。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寡。直笔画数:6;部首:曰;笔顺编号:251221
-
律lǜ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约束:律己。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姓。笔画数:9;部首:彳;笔顺编号:332511112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