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伎》的解释

女伎的解释
拼音: nǚ jì
nǚ jì/qí
1.见"女妓"。 解释
  1. 人名。夏朝人浇的嫂嫂。也作「女歧」。
  2. 传说中的神女。也作「女歧」。
  3. 歌舞妓或乐妓。《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十二》:「山南节度使于頔又献顺圣乐,曲将半,而行缀皆伏,一人舞于中,又令女伎为佾舞,雄健壮妙,号孙武顺圣乐。」《三国演义》第七八回:「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也作「女妓」。
来源:修订版

《女伎》包含的汉字

  • 女nǚ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sh刼 )女。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儿子父母男女rǔ古同“汝”,你。儿子父母男笔画数:3;部首:女;笔顺编号:531
  • 伎jì技巧,才能:伎痒(人擅长某种技艺,一遇机会,急欲表现,好像皮肤发痒不能自忍,亦作“技痒”)。伎俩(li僴g )。古代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伎qí〔伎伎〕奔走的样子,如“鹿斯之奔,惟足伎伎”。笔画数:6;部首:亻;笔顺编号:32125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