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解释

蟋蟀的解释
拼音: xī shuài
xī shuài
1.亦作"螅蟀"。 2.昆虫名。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雄的善鸣﹐好斗。也叫促织。 3.《诗.唐风》篇名。小序谓刺晋僖公"俭不中礼"。 4.象声词。 解释
  1. 动物名。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体型圆长,为黑褐色,触角细长,后肢长而大,善于跳跃。雄虫翅上有发声器,以两翅摩擦而发声。性好斗,怕光,栖身于土穴或石砾下,以植物为食,是农作物的害虫。【例】蟋蟀的叫声,让人听起来昏昏欲睡。 △懒妇、蛐蛐儿、趋趋、促织、吟蛩、王孙 ◎
来源:简编版
  1. 动物名。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属节肢动物。体型圆长,为黑褐色,触角细而长,后肢长大,善于跳跃。雄虫翅上有发声器,以两翅摩擦而发声。性好斗。蟋蟀本性怕光,栖身于土中或石砾下,以植物为食,是农作物的害虫。也称为「懒妇」、「蛐蛐儿」、「趋趋」、「促织」、「吟蛩」、「王孙」。
  2. 《诗经.唐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蟋蟀,刺晋僖公也。」或亦指岁暮宴乐之诗。首章二句为:「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来源:修订版

《蟋蟀》包含的汉字

  • 蟋xī〔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长,善于跳跃。雄性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对农作物有害。亦称“促织”、“趋织”;俗称“蛐蛐儿”。笔画数:17;部首:虫;笔顺编号:25121434312344544
  • 蟀shuài〔蟋蟀〕见“蟋”。笔画数:17;部首:虫;笔顺编号:25121441554413412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