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解释

朝三暮四的解释
拼音: zhāo sān mù sì
zhāo sān mù sì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解释
  1. 本指一养猴人以果子饲养猴子,施以诈术骗猴的故事。本比喻以诈术欺人,后比喻心意不定、反复无常。见《庄子.齐物论》。【例】朝三暮四的人,难以成就大事。
来源:简编版
  1. 本指一养猴人以果子饲养猴子,施以诈术骗猴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后比喻以诈术欺人,或心意不定、反复无常。《旧唐书.卷一三五.皇甫镈传》:「直以性惟狡诈,言不诚实,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圣聪,足见奸邪之极。」元.杨讷《西游记》第九出:「也是我为人不肖,和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也作「暮四朝三」、「朝四暮三」。
来源:修订版
  1. 喂养猴子时,早晨给三升橡树果实,晚上给四升,但亦可改变为「朝四暮三」。本为养猴人诈骗猴子的故事。典出《庄子.齐物论》。原用以比喻只变名目,不改实质。后用「朝三暮四」比喻人心意不定、反复无常。亦可用于比喻事物变化无定。△「反复无常」、「出尔反尔」、「朝秦暮楚」
  2. 《庄子.齐物论》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1>赋2>芧3>,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4>,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 〔注解〕 (1) 狙公:相传为古时善养猴者,能以智弄群猴。狙,音ㄐㄩ,猴子。 (2) 赋:给予。 (3) 芧:音ㄒㄩˋ,橡树的果实。 (4) 亏:耗损、减少。
  3. 战国时代哲学家庄子曾经用了一个寓言来说明人常会自以为是而不知。这个寓言是这样的:话说有一个养猴人跟他所养的猴子说:「我决定每天早上喂你们吃三升橡实,下午喂四升橡实。」想不到猴子们都很不高兴,嫌早上吃的太少了。于是,养猴人就说:「那这样好了,我们就改成早上吃四升,下午吃三升。」猴子们听了都很高兴,以为这样一来,早上变多了。事实上,「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只改变了朝暮的数量,但猴子自以为是地满足了。一般人也常用这种自以为是的眼光来衡量事理,但是人世间众人对事情的看法就像「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一样,可以随时变来变去,并没有个定准的。所以庄子要人们学习超脱这些纷扰,返回大自然,只有在自然的境界中才能找到恒常不变的道理。这就是「休乎天钧」的境界,也就是「齐物论」的精义。后来从这个寓言演变成「朝三暮四」这句成语,比喻人心意不定、反复无常,或事物变化无定。
来源:成语典

《朝三暮四》包含的汉字

  • 朝zhāo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日,天:今朝。明朝。晨夕野暮朝cháo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姓。晨夕野暮笔画数:12;部首:月;笔顺编号:122511123511
  • 三sān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111
  • 暮mù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暮。暮气。暮色。日暮途穷。暮鼓晨钟。晚,将尽:暮春。暮年。暮节。暮齿(晚年)。晨朝笔画数:14;部首:日;笔顺编号:12225111342511
  • 四sì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笔画数:5;部首:囗;笔顺编号:2535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