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烛》的解释
拼音:
yáng zhú
yáng zhú
1.洋蜡烛。 解释
1.洋蜡烛。 解释
- 旧称由外国传入中国的白色蜡烛。上下一样粗细,如短棍型,相较于当时中国使用的红烛,光度较强。《文明小史》第一四回:「上海地方还有甚么自来火、电气灯,他的光头要抵得几十支洋烛。」
《洋烛》包含的汉字
-
洋yáng比海更大的水域:海洋。广大,众多,丰盛:洋溢。洋洋。指外国的,外国来的:洋人。洋货。洋为中用。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洋结合。银元:大洋。洋钱。土中笔画数:9;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31112
-
烛(燭)zhú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洞悉:洞烛其奸。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烛的灯泡。笔画数:10;部首:火;笔顺编号:433425121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