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冕》的解释

弁冕的解释
拼音: biàn miǎn
biàn miǎn
1.弁﹑冕皆古代男子冠名﹐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因以'弁冕'指礼帽。 2.泛指汉官服式。 3.犹魁首。 4.引申为居首。 5.谓达官贵人。犹冠盖。 解释
  1. 古代男子所戴的礼帽。《礼记.杂记下》:「孔子曰:『尸弁冕而出,卿、大夫、士皆下之,尸必式,必有前驱。』」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诗:「弁冕徒挂身,身外非所宝。」
  2. 比喻魁首。如:「弁冕群英」《清史稿.卷四○七.列传.罗泽南》:「此大将风规,不第为楚材之弁冕已。」
来源:修订版

《弁冕》包含的汉字

  • 弁biàn古代的一种帽子:弁髦(a.古代贵族子弟行加冠礼时用弁束住头发,礼成后把弁去掉不用,后喻没用的东西;b.喻轻视)。〔弁言〕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文、引言。旧时称低级武官:马弁。武弁。笔画数:5;部首:廾;笔顺编号:54132
  • 冕miǎn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冠冕。加冕。卫冕(卫护帝王头上的皇冠,喻维护帝王的最高统治权力或保持体育竞赛中的上届冠军称号)。笔画数:11;部首:冂;笔顺编号:2511352513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