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尺》的解释

镇尺的解释
拼音: zhèn chǐ
zhèn chǐ/chě
1.用金属或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以压书或纸。 解释
  1. 镇压纸张或书籍的文具。多以铜、铁、玉、石等重物制成。也称为「镇纸」、「书镇」。
来源:修订版

《镇尺》包含的汉字

  • 镇(鎮)zhèn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亦称“镇纸”,“压尺”)。镇痛。以武力维持安定:镇压(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政治活动)。镇反。镇服。镇慑。镇守。安定:镇静。镇定。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边防重镇。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较大的集市:城镇。村镇。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冰镇。整个一段时间:镇日(整天)。时常:十年镇相随。中国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姓。笔画数:15;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1225111134
  • 尺chǐ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量长度的器具:竹尺。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尺chě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笔画数:4;部首:尸;笔顺编号:51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