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锦之荣》的解释

衣锦之荣的解释
拼音: yì jǐn zhī róng
yī jǐn zhī róng
显贵后回归故乡的荣耀。 解释
  1. 衣锦还乡的荣耀。《周书.卷三六.令孤整传》:「然公门之内,须有衣锦之荣。」
来源:修订版
  1. 义参「衣锦还乡」。见「衣锦还乡」条。
  2. 此处所列为「衣锦还乡」之典源,提供参考。 #《梁书.卷九.柳庆远列传》柳庆远字文和,河东解人也。……霸府建,以为太尉从事中郎。高祖受禅,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征虏将军,封重安侯,食邑千户。母忧去职,以本官起之,固辞不拜。天监二年,迁中领军,改封云杜侯。四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高祖饯于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之忧矣。」〔参考资料〕另可参考:《南史.卷三八.柳元景列传》
  3. 此处所列为「衣锦还乡」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衣锦还乡」的「衣」作动词,穿著的意思。「衣锦」指身著华美的衣服。锦绣华贵的衣服则是显贵者的服饰,如《诗经.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便是形容君王穿著锦衣狐裘,十分有威仪的样子。后来在《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中,韩生劝项羽建都关中,项羽拒绝了,并回答:「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意思是说,一个人功成名就之后如果不回到故乡,就好像穿著锦衣在夜里行走,荣显不为人知。所以「衣锦」即指功成名就之意。典源文中,传主柳庆远(西元458∼514),字文和,南朝梁河东解人。齐时为魏兴太守、襄阳令。后萧衍起兵,柳庆远为之运筹帷幄,受到信任。建国后重用柳庆远,封为云杜侯,后累官至雍州刺史。河东为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之地,雍州则包括今陕西、甘肃的大部分及青海额济纳等地,柳庆远要去雍州上任,途中必先经过家乡,故高祖为柳庆远饯别之时,说道:「你这次前往雍州上任,顺便功成名就回到故乡,而且西边的疆域也因为有你镇守,我从此没有后顾之忧了。」后来「衣锦还乡」被用来形容人功成名就后荣归故乡。
来源:成语典

《衣锦之荣》包含的汉字

  • 衣yī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衣服。衣着(zhu?)。衣冠。衣架。衣锦还(hu俷 )乡。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衣。糖衣。肠衣。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姓。笔画数:6;部首:衣;笔顺编号:413534
  • 锦(錦)jǐn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锦旗。锦屏。锦标。锦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锦锦山河”、“锦锦前程)”。锦上添花。鲜明美丽:锦霞。锦缎。锦笺。锦鸡(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长,雌的羽毛暗褐色。饲养供玩赏)。笔画数:13;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2511252
  • 之zhī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往,到:“吾欲之南海”。笔画数:3;部首:丶;笔顺编号:454
  • 荣(榮)róng草木茂盛,引申为兴盛:荣枯(草木盛衰,喻得意失意)。荣悴(荣枯)。受人敬重,与“辱”相对:光荣。荣升。荣誉。“梧桐”的别称。草开花,亦泛指草木的花:绿叶素荣。荣华。姓。枯耻辱笔画数:9;部首:艹;笔顺编号:1224512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