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檄》的解释

捧檄的解释
拼音: pěng xí
pěng xí
1.东汉人毛义有孝名。张奉去拜访他,刚好府檄至,要毛义去任守令,毛义拿到檄,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张奉因此看不起他。后来毛义母死,毛义终于不再出去做官,张奉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感叹自己知他不深。见《后汉书.刘平等传序》。后以"捧檄"为为母出仕的典故。 解释
  1. 檄,指官府征召的文书。东汉孝子毛义因家贫亲老,手捧檄文而面露喜色。后以「捧檄」指奉命就任官职。唐.骆宾王〈渡瓜步江〉诗:「捧檄辞幽径,鸣榔下贵洲。」唐.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诗:「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来源:修订版

《捧檄》包含的汉字

  • 1 两手托着:~心(用手捂住胸,喻拙劣的模仿)。~日。~读(敬辞,读别人的文章等)。~腹大笑。2 量词,用手能捧的东西:一~红枣。3 奉承或代人吹嘘:~场。吹~。~哏。
  • 檄xí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檄文。羽檄。檄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笔画数:17;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32511415331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