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自扰》的解释
拼音:
yōng rén zì rǎo
yōng rén zì rǎo
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解释
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解释
- 无端自寻烦恼、自找麻烦。语本《旧唐书.卷八十八.陆元方传》。【例】这件事一定能顺利解决,你就别庸人自扰了!
- 语本《旧唐书.卷八八.陆元方传》:「天下本自无事,祗是庸人扰之,始为繁耳。」指庸碌的人无端自寻烦恼、自找麻烦。《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据我看起来,那庸人自扰,倒也自扰的有限。」
- 庸碌的人无端自寻烦恼。语本《旧唐书.卷八八.陆元方列传》。△「杞人忧天」。
- 《旧唐书.卷八八.陆元方列传》尝有小吏犯罪,但示语而遣之。录事1>白曰:「此例当合与杖2>。」象先3>曰:「人情相去不远,此岂不解吾言?若必须行杖,即当自汝为始。」录事惭惧而退。象先尝谓人曰:「天下本自无事,祗是庸人扰之,始为繁耳。但当静之于源,则亦何忧不简。」前后为刺史4 >,其政如一,人吏咸怀思之。 〔注解〕 (1) 录事:职官名。旧时各官署缮写文件的官员。 (2) 杖:古代的一种刑法。用棒子或竹板打犯人 (3) 象先:陆象先(西元665∼736),字崇贤,陆元方子,唐.苏州人。历任户部尚书等官职,为政尚仁恕。谥文贞。 (4) 刺史:职官名。古代纠察地方官员之官,后沿称地方长官。
- 据《旧唐书.卷八八.陆元方列传》载,唐朝时的陆象先,做人做事颇有器度。在蒲州刺史任内,曾经有个小官犯了错,他训斥了几句就让他离开,一旁的书记官说:「他这个样子应该受到杖打的刑罚吧!」陆象先回答说:「他一定能依常情体会到我对他的训诫,如果这样的过失就要用杖刑,那你才应该首先被罚!」书记官听了之后便惭愧得不敢再多说话。陆象先常对人说:「天下本无事,祗是庸人扰之。」他意为天底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事,都是一些庸庸碌碌的人徒生纷扰,使得世事愈加繁复杂乱。如果在事情刚滋生时,就能冷静的面对,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许多。在刺史任内,他也将这个理念贯彻到政事当中,无论百姓与官吏,都对他充满了感念。后来「庸人自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庸碌的人无端自寻烦恼。
《庸人自扰》包含的汉字
-
庸yōng平常,不高明的:平庸。庸医。庸言。庸俗。庸人。昏庸。庸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庸夫。庸暗(平凡,愚昧)。庸庸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需要:无庸细述。无庸讳言。岂,怎么:庸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租庸调。功劳:庸绩(功绩)。古同“佣”,雇佣。笔画数:11;部首:广;笔顺编号:41351125112
-
人rén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己我笔画数:2;部首:人;笔顺编号:34
-
自zì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恘g )。自尊。自谦。自觉(ju?)。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从,由:自从。自古以来。当然: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假如: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笔画数:6;部首:自;笔顺编号:325111
-
扰(擾)rǎo搅乱:扰乱。扰害。扰攘(骚乱,纷乱,如“干戈扰扰”)。干扰。增添麻烦:打扰(客气话,表示给别人添了麻烦)。困扰。叨扰。庸人自扰。驯顺,安:“以佐王安扰邦国”。畜养:“掌养猛兽而教扰之”。笔画数:7;部首:扌;笔顺编号:121135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