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的解释
拼音:
bā yì
bā yì
1.亦作"八溢"。亦作"八羽"。 2.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 解释
1.亦作"八溢"。亦作"八羽"。 2.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 解释
- 周代天子用的乐舞。佾,指舞列。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八佾」指舞生纵横各八人,共六十四人组成。《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汉.张衡〈东京赋〉:「冠华秉翟,列舞八佾。」
- 特指祭祀孔子的乐舞。佾生人数的多寡,事关受礼者的身分和地位,故有八佾、六佾、四佾的分别。八佾舞本当用于天子,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公羊家尊孔子为素王,汉平帝追谥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追谥为文宣王,西夏仁宗更追谥为文宣帝,后人乃以八佾舞配祀孔子,以示尊崇。
- 《论语》篇名。
《八佾》包含的汉字
-
八bā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笔画数:2;部首:八;笔顺编号:34
-
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八佾(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笔画数:8;部首:亻;笔顺编号:3234251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