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解释

隶书的解释
拼音: lì shū
lì/dài shū
汉字字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汉朝的隶书笔画比较简单,是汉朝通行的字体。 解释
  1. 汉字的一种字体。由篆书演化而成。创始于秦,通行于汉、魏。【例】隶书是由秦代程邈加以整理、统一后而来的字体。
来源:简编版
  1. 书体名:(1)篆书的简化体,创始于秦,通行于汉、魏。早期隶书在字形结构上保留较多的篆书形迹,称为「古隶」、「秦隶」;后来笔画分出波磔,所形成的隶书称为「八分书」。典型隶书的特点是:横画起笔回锋,隆起如蚕头之形;收笔顿笔挑起,具雁尾之状。(2)楷书的别名。也作「今隶」。魏、晋至唐使用。
来源:修订版

《隶书》包含的汉字

  • 隶(隸)lì附属,属于:隶属。配隶(从属)。直隶中央。封建时代的衙役:隶卒。皂隶。徒隶。旧社会中地位低被奴役的人:奴隶。隶仆。汉字的一种书体:隶书。隶字。汉隶。隶(隸)dài古同“逮”,捕获。笔画数:8;部首:隶;笔顺编号:51124134
  • 书(書)shū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文件:证书。说明书。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字体:草书。隶书。楷书。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笔画数:4;部首:乛;笔顺编号:552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