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不择食》的解释

饥不择食的解释
拼音: jī bù zé shí
jī bù zé shí
择:挑拣。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解释
  1. 饥饿时不挑选食物的好恶,有什么吃什么。比喻急迫时不作选择、挑剔。【例】饥不择食,寒不择衣。
来源:简编版
  1. 饥饿时不挑选食物的好恶,有什么吃什么。比喻急迫时不作选择、挑剔。《水浒传》第三回:「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也作「饥不择食」。
来源:修订版
  1. 饥饿的人不选择食物。#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后用「饥不择食」比喻急需时不暇选择。△「以解倒悬」、「事半功倍」、「渴不择饮」
  2. #《孟子.公孙丑上》1>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五灯会元.卷五.丹霞天然禅师》、《五灯会元.卷一一.神鼎洪諲禅师》。〔参考资料〕 ■《五灯会元.卷五.丹霞天然禅师》访庞居士,见女子灵照洗菜次,师曰:「居士在否?」女子放下菜篮,歛手而立。师又问:「居士在否?」女子提篮便行。师遂回。须臾居士归,女子乃举前话。士曰:「丹霞在么?」女曰:「去也。」士曰:「赤土涂牛妳。」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师曰:「庞老在否?」士曰:「苍天!苍天!」便入宅去。师曰:「苍天!苍天!」便回。 ■《五灯会元.卷一一.神鼎洪諲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饥不择食。」
  3. 战国齐人公孙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经问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齐国大权,可以建立像管仲、晏婴那样的功业吗?」孟子不愿意被拿来和管仲相比,认为帮助齐国统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现今的齐国不但国土广大,而且人民众多,但因为欠缺一个能以王道治理天下的圣明君主,使得长久处在暴政之中的人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的人一样急切,所以若是齐国在此时施行仁政,和古代相比,只要花费一半的心力,就能达到加倍的功效。后来「饥不择食」这句成语,就从「饥者易为食」演变而出,用来指饥饿的人不选择食物。亦用来比喻急需时不暇选择。
来源:成语典

《饥不择食》包含的汉字

  • 饥(飢②饑)jī饿:饥饿。饥民。饥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饥餐渴饮。饥寒交迫。饥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饥。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饥荒。饥馑(灾荒)。饿饱笔画数:5;部首:饣;笔顺编号:35535
  • 不bù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没有不fǒu古同“否”,不如此,不然。没有笔画数:4;部首:一;笔顺编号:1324
  • 择(擇)zé挑拣,挑选:择取。择优。抉择。择善而从。饥不择食。择(擇)zhái ㄓㄞˊ义同(一),用于口语:择不开(分解不开;摆脱不开)。择菜。择食。笔画数:8;部首:扌;笔顺编号:12154112
  • 食shí吃:食肉。食欲。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食sì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食yì用于人名:郦食其(j?)(中国汉代人)。笔画数:9;部首:飠;笔顺编号:344511534
0
纠错